更新时间:2022.03.25
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主观
盗窃犯罪的共犯(共同犯罪人)的构成要件: 1、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2、行为人盗窃他人信用卡后转交给第三者,并授意其使用,第三者虽未参与盗窃行为,但明知信用卡是窃取来的而予以使用,取得了数额较大的财物。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如下: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 (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
认定非法经营共犯的标准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非法经营罪。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认定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体分析判断,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
共同犯罪案件中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以认定为主犯: 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3、其他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
共同犯罪的责任判定如下: 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3、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①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是就刑事责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从轻、减轻处罚。如果主犯有其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存在,其宣告刑可能与从犯一样
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区别直接关系到最终的量刑结果,但是主犯和从犯都是犯罪的,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的认定,法律上有一定的说明和规定,主要是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为共同犯罪。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