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5
行为人犯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是指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的行为。
虐待儿童罪是指非法虐待儿童的刑法罪名。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规定该项罪名,但是有关于虐待罪的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
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4、客观要件: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自己的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认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人身不受买卖性;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一、
拐卖儿童案相关的法律规定有: 拐卖儿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拐卖妇女、儿童集团首要分子; 2、拐卖妇女、
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既遂法院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的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一、三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刑事责任的追究为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是指未造成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亲属的伤害、死亡后果;或者事后积极采取措施挽救的情形。
应这样追究犯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人的刑事责任:一般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是指未造成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亲属的伤害、死亡后果;或者事后积极采取措施挽救的情形。
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构成条件是:主体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接到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法对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定罪标准为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不要求有具体的危害后果,只要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了阻碍解救的行为,无论是否得逞,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构成本罪。
如果仅仅是不告发,则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但是如果家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则构成窝藏罪,要被判刑。具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拐卖儿童罪的量刑是: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法定加重情形之一的,应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一定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