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9
刑事拘留二至三个月后移交检察院。一般刑事案件从刑事拘留到移交检察院需要二至三个月的时间。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
涉嫌聚众斗殴罪的,自犯罪嫌疑人归案一直到法院判决,其中要经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每个阶段都有结案期限的限制。整个案件过程到最终判刑大致需要四到六个月。
打警察被刑事拘留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行为人是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打架拘留的时间长短是依据具体案情侦查情况而定的,一般是不会超过3天。3天之后,公安机关决定延长的,可以延长1至4天,对于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还可以延长至30天,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7天,37天之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立即释放。
涉嫌盗窃罪被刑事拘留后,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案情重大、复杂的,需要的时间就会多一些。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被拘留后多少天可以取保候审,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经济案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37天。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
刑事拘留会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除外,存在这些有碍情形的,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刑事拘留期限是: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
刑事拘留后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刑事拘留后约4到10个月进入审判阶段,且根据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将会开庭审判。依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公安机关对满足条件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经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后进入审判阶段。侦查阶段,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