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劳动纠纷法律常识

劳动争议的仲裁问题

更新时间:2022.03.26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依据《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时效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促使权利人主动积极的行使权利。如果权利人没有积极行使的转化为不受法律保护的自然之债,但时效抗辩是被告的权利,为了保证原告的合法权益,也为了避免债务人恶意利用时效抗辩,法院不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进行裁判。 但是,在劳动争议仲裁阶段的时效问题,劳动争议仲裁问题的解释是: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不是法官,仲裁委员会也不是法院,法院的规定对其没有约束力。从我国法律的统一性讲,我们律师认为,仲裁委员会的解释是错误的。因为司法解释是标准的法律渊源,在我国境内的所有公民及机关单位组织均应执行。
律师普法
  • 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有几种,即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有几种,即劳动争议仲裁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2020.02.15 447
  •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注意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 二、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一般由用人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三、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申诉书的正本和副本若干份。 四、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2020.06.18 271
  •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问题是怎样的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问题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2020.09.07 143
专业问答
  • 劳动仲裁与工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问题

    劳动法中“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022-04-14 15,340
  • 退休退退休争议劳动仲裁问题

    如果退休人员已经开始领取退休工资,则退休争议不适用劳动仲裁,该退休人员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上述退休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2022-11-04 15,340
  • 仲裁庭管理劳动争议的期限的问题

    劳动仲裁程序的时间在45天内。一般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件复杂,经批准可延长15天。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对事实清楚的部分,

    2021-11-11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案件是否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即仲裁委处不处理自己的纠纷。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处理以下六类案件: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022-05-0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 00:55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的规定如下: 1、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劳动争议发生一年之内,这是一般时效。但是也有特殊时效:比如欠薪加班工资,时效不受限。在劳动关系存

    2,931 2022.05.11
  • 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01:25
    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机构设置方面不同,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按行政区划分别在县、市和市辖区等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特别机构; 2、

    3,325 2022.10.08
  •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00:51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如下: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发生的争议; 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合理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

    1,192 2022.09.09
劳动争议的仲裁问题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