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1)达成垄断协议。是指在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又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两种。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也称为滥用市场竞争优势。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
经营者之间的价格垄断行为包括: 1、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 2、通过限制产量或者供应量,操纵价格; 3、在招投标或者拍卖活动中操纵价格; 4、其他操纵价格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4种: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以下垄断行为被法律禁止: 1、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着之间签订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支配地位,从事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
我国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是指国家工商局(负责非价格垄断协议、非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执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 (1)通报批评; (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4)返还权益; (6)停止违法行为; (7)继续履行职责; (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 (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 (10)行政赔
我国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是指国家工商局(负责非价格垄断协议、非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执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垄断竞争是主要市场形式的一种,在经济学中的概念为: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是竞争的对立物,又是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垄断竞争与企业的垄断竞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制度垄断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法律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2、国务院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可以通过制定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4、省级政府规章设定临时
我国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是指国家工商局(负责非价格垄断协议、非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执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自然垄断产品定价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政府或价格管理部门直接对产品进行定价; 2、自然垄断企业拥有部分定价权,在政府或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管下自主制定价格; 3、政府和价格管理部门退出定价领域,转而通过一种“模拟竞争”的方式迫使自然垄断企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