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
法律对于产假的规定如下: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支付。
男职工产假,又名陪产假,一般7天到20天,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法律未作明确规定。陪产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
男的没有产假只有陪产假。目前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对陪产假进行明确规定,对陪产假的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其中,最短的陪产假有7天,最长的则有1个月之久。
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对弱势群体有着倾斜照顾的待遇,其中对于女性职工的特殊照顾考虑了女性的特殊事项诸如经期、孕产期等,尤其是对女性的三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根据法律规定女性职工在产期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正常产假:98天(符合规定可延长60天),最高:158天。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无论一孩、二孩还是政策内多孩都享受延长产假60天,并给予配偶15天陪产假;延长婚假、产假期间享受正常婚、产假待遇。
孕妇如果在职,其产假一般有98天,难产的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则按照女职工产
劳动法产假分类: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二、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三、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四、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一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1天。如果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当天上班,按照法律规定,是可以得到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倍工资的,即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基数除以21.75乘以300%。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
法定年休假规定天数如下: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年
一年的法定节假日共有十一天,其中春节和国庆节是放三天,而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各放一天,总共是十一天。用人单位一般需要在上述日期内安排劳动者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