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单位在下列情形下需要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主动提议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法实行裁员的;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的;因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等。
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可以申请退休,而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会依法终止,因此一般情况下劳动者退休,并且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那么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单位要支付员工补偿金的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
第一种: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未满时,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解雇。 第二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如果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单位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旦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婚姻法》第40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可以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这是婚姻法就离婚时夫妻间权利义务延伸而形成的一
经济补偿金离婚协议书包含的内容有。 1、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2、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3、共同财产的分割。 4、共同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赔偿不可超过12年,即不可高于144个月,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其中工作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对于满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则按照1年计算;针对未满6个月的,则统
两者的支付条件不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一般包括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执行裁员、双方共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到期是否重新签订的情况。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一方想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约,也可以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