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涉外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如果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上述法律均没有相关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合同的生效时间为,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外,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但如果是以批准登记等手续为合同生效要件的,则在当事人办理完相应的手续后,合同生效。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 2、合同中的条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经当事人协商同意予以取消或者改正后,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3、采取欺诈或者胁迫手段订立的
我国《仲裁法》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总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88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
1、当事人选择法律时需要“明示”。 在涉外合同中,如果遇到合同订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和转让、合同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争议。 按照这一规定,当事人应当以明示的方式选择,也就是在缔约时或争议发生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1、当事人选择法律时需要明示。在涉外合同中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以下任一情形的合同属于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同形式、内容、格式都合法,但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合同; 4
微信聊天中涉及的合同的效力,不能一概而定。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要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合同应当满足以下的条件:1、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单独订立合同;2、合同所涉及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侵犯社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