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7
协议离婚的财产分割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对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归个人所有,不能进行分割,但是双方有约定的除外。如果是一方有过错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效力体现有两方面:一是表明当事人的约定得到法律的肯定,当事人的合同权利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二是合同约定的内容开始实际履行。也就是说双方当事人在没有被欺诈胁迫,且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分割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协议离婚房产分割遵循以下原则: 1、男女平等,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 2、保护妇女、子女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3、有利于生产、生活、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4、如果双方提出离婚诉讼,其中一个房地产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审理离婚案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特征有: 1.协议内容的复合性。财产分割意见是写在离婚协议中的,与婚姻关系的解除和子女抚养权的处理一起组成了离婚协议书; 2.生效条件的特别性。财产分割协议只有在当事人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3
首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协商离婚过程中,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需谨慎、理性。根据规定: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 其次,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最后,如果一方
协商离婚财产的,财产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如何分割;如果夫妻对于财产归属有特殊约定的,则优先按照约定处理财产。注意夫妻双方协商财产分割时要遵循下列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 2、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原则; 3、照顾无过错一方原则; 4、尊重
协议离婚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配财产;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协议离婚要分割财产。为避免后续纠纷,最好在协议离婚时完成财产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照顾子女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应
协议离婚分配财产的原则一般是:夫妻各方财产归各自所有;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制度,它是说约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议形式,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的一种财产制度。因此,双方签订的家庭共同财产分割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自签订以后是长期有效,没有期限限制。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有以下三种规定: 1、离婚协议书经男女双方签名,并办理离婚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遵守协议内容的,另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履行。 2、离婚协议书自签订以后,长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约定离婚有效,但是有证据证明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的除外。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内订立协议,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进行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
协议离婚需要分割财产。 因为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就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且对财产分割以及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