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9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行为人却为了掩盖其罪行、使其逃避法律处罚等,而帮助其逃匿或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的行为。该罪主体应具备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具备故意性,客观上实施了掩盖、帮助逃匿、作虚假证明等包庇行为,该罪侵犯了刑事诉讼
认定贩卖毒品罪的方式: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 3、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
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进行的毒品犯罪情节轻微,毒品数量很小,受刑罚处罚较轻,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也比较小,那么包庇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在实践中要注意正确区分本罪与知情不举行为的界限
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分子给予保护,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行为人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关于共犯的认定,主要还是根据《刑法》总则第二十五条加以认定。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根据以上所述,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的认定是:实施了购买毒品行为,如果正在进行毒品交易人赃并获或已经买进了毒品的。对于非以购买方式获得的毒品予以贩卖的,如祖传、他人赠与的毒品,只要将毒品带到买方约定的地点开始交易的。因贩卖毒品被抓获后在其住所查获的毒品。
对于贩卖毒品犯罪的处罚如下: 1、贩卖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贩卖、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
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存在贩卖毒品行为的,也是可以定罪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新型毒品贩毒定罪的量刑: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
1、走私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毒品数量大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