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3
刑事诉讼中对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人应当予以逮捕。所以,对于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应该批准逮捕。
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以下四种情形应不予行政处罚: 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精神病人在不
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者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现,有效控制损失或者积极赔偿损失的、犯罪嫌疑人
依据最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参与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批捕程序并出具法律意见,那法律上到底有哪些情形呢?本律师总结认为有以下情形: 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2、主观恶性极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
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如下: 1、自首的罪犯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
不予批捕结果的情形有: 1、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2、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或者没有逮捕必要的; 3、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事实不
不逮捕和不予逮捕的情形有: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证据之间不能相互印证;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证据不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的;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
在下列情形下不予治安处罚:违法行为人不满十四周岁的;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或者是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而违法的等。
不逮捕和不予逮捕的情形有: 1.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程度,或者根本没有证据,或者虽有证据,但证据不能相互印证; 2.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 3.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不批准逮捕的条件一般会包括: 1、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或者没有逮捕必要的; 3、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证据条件的; 4、系患有严重疾病或哺乳期妇女,可以不批
不批准逮捕的情形有: 1、被拘留者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涉嫌犯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判处以下刑罚,或者不需要逮捕; 3、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不符
行政处罚中不予处罚的情形《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包括: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