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民事诉讼流程: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法院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但是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3.法院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民事诉讼离婚程序如下:首先要写好起诉状,然后携带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等材料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后,会进行调解,经调解无效,法院会判决离婚或者不准离婚。
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有: 1、辩法析理法,是其它调解法的基础; 2、直接陈述法,调解人员以直截了当地说明调解意见的方式; 3、换位思考法; 4、过错剖析法; 5、冷处理法; 6、亲情融化法; 7、借助外力法。
民事诉讼费最终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承担。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由人民法院根据他们各自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各自应承担的金额。其中如有专为自己利益的诉讼行为所支出的费用,由该当事人承担。其他诉讼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
民事诉讼的法定条件: 1、实质条件。实质条件是指原告、被告、法院、诉讼请求以及起诉所依据的客观事实,这些是起诉必备的核心部分。起诉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
民事诉讼的中断是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中止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进行民事诉讼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当事人诉讼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6、检查监督原则; 7、支持起诉原则。
1、确认之诉:请求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诉。分为肯定或积极的确认之诉与否定或者消极的确认之诉。 2、变更之诉:请求法院改变或者消灭现存的某种法律关系的诉。 3、给付之诉:请求法院责令义务人履行一定的实体义务,以实现自身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的开庭流程是: 1.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又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 3.法庭辩论。法庭辩论遵循先原告后被告,然后互相辩论的顺序,辩论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 4.当庭调解。法庭会询问当事人是否调解,如果同意调解
1、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