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是主体条件(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体条件(即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主观条件(故意或过失);以及客观条件(即犯罪的行为、结果或造成的危险)。
共同犯罪需具备的条件主要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共同犯罪的故意;相互配合的、共同犯罪行为;以及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侵害。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
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有四个: 1、主体方面,行为人人必须是单位或有刑事责任能力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个人。 2、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必须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3、主观方面,行为人的行为在主观上存在着故意或过失。 4、客观方面,行为人必
有下列条件: 1.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2.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3.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发
(1)行为人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即年满16周岁以上,并且精神正常; (2)实施了某种不该实施的行为; (3)主观上存在过失; (4)客观上必须是造成了严重的而不是一般的危害结果。
犯罪未遂的构成条件是: 1、前提条件: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形态条件:犯罪未得逞。犯罪是否得逞,应以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 3、主观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谓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应当是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四个方面;犯罪构成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是该行为成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
犯罪预备的必备条件如下: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3)行为人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4)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犯罪未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处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阶段的,是犯罪预备;必须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构成必备的客观条件是某种犯罪是通过某一行为、在一定情况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后果;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首先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有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