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新公司法之前,早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已经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并于当年3月1日开始实行,即实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工商部门只登记注册公司所认缴的注册资本
法院执行强制过户的条件是判决包含实物交付和协助办理过户两项义务。债权人应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通知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仍未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对其采取冻结、划拨等查控财产的强制执行措施。
公司实缴制和认缴制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认缴制不需要验资,股东对认缴资本负法律责任;实收制必须出资验资,将资金冻结在开户银行,验证资金; 2、意义不同,认缴制方便创业者创业,不需要任何出资就可以注册公司经营;实收制必须经过验资才能经营
强制执行不执行的措施是,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且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就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
强制执行是法院判决后,败诉方(也叫被执行人或民事义务人)不履行法院下达的执行文书,经胜诉方(也叫权利人)申请,法院依据执行文书的内容和规定,按照相关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败诉方(民事义务人)
申请法院强制公司清算应满足下列条件: 1、公司解散事由发生,但公司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 2、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的; 3、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股东利益的; 4、由债权人、公司
1、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 2、商事主
强制执行期间公司破产的,法院应当中止执行,对于被执行的财产应当解除相应的保全措施,然后债权人应当向清算组申报债权。然后公司进行清算后所得的财产,应当用来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债务清偿的顺序规定如下:(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
强制执行阶段,如果被强制执行人破产,此时债权人应当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在申报债权时,应当向破产管理人提供判决书、强制执行裁定书及其他证明材料。债权被破产管理人确认的,可以行使债权人权利,对管理人作出的方案进行表决。当然,企业破产并不意味着
被强制执行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注销。 1、被执行人即便参加执行异议之诉,也只能是选择支持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一方,一般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对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结果无实质影响; 2、故被执行人主体资格不属于申请人执行异议之诉的起诉条件,被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