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不同伤残等级的,按照以下标准支付伤残津贴: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1、一级伤残津贴等于本人工资的90% 2、二级伤残津贴等于本人工资的85% 3、三级伤残津贴等于本人工资的80% 4、四级伤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职员工因为正常工作导致伤残是可以申请工伤伤残津贴的,对于伤残津贴的领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受伤职工要先申请工伤鉴定,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一年的时间内向当地的社会保障局申请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第二种同样需要在申请前进
如果职工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去领取工伤伤残津贴,通过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申请工伤赔偿等程序就可以领取。如果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则到用人单位处去领取即可。
职工受工伤可以享受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需要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领取,等级不同伤残津贴发放的标准不同。例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是按不同的伤残等级来计算的: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80%,四级伤残为75%,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工伤伤残津贴计算: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首先要明确,只有一到六级的伤残才有可能享受伤残津贴。其次,伤残津贴的计算基数是本人的月工资,计算方式是月工资乘以对应的标准百分比;具体的,一级对应的比例是90%;二级是85%;三级是80%;四级是75%;五级是70%;六级是60%。工伤津贴
工伤伤残津贴发放时间通常是在工伤鉴定的结果出来之后。一般情况下,在员工的鉴定结果出来以后,就可以申请伤残津贴的支付了。伤残津贴分成一次性的支付和分期按照每月进行支付,工伤职工可以自己选择。如果是一次性支付的,则通常是在工伤鉴定之后的一年之内
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的计算是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为本人工资85%,三级为本人工资80%,四级为本人工资75%计发,而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即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
工伤伤残津贴按照职工工伤伤残级别,结合职工本人工资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如:一级伤残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85%,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由受伤前劳动者所处的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劳动者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由工伤社保局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划拨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然后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当在30日之内到账。不同地方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金额各不相同
工伤伤残津贴标准:对于一到四级伤残,伤残津贴的标准依次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对于五级和六级伤残,如果工伤职工继续保留劳动关系,但单位又无法安排适当工作的,需要支付伤残津贴,五级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为本人工资的60%
工伤伤残津贴是给因为工伤而退出工作岗位的工伤职工工资收入损失的合理补偿。可以享受工伤伤残津贴的有两类职工:一是一到四级伤残且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二是五级和六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但是无法另行安排合适工作的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由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