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4
上诉就不存在原告和被告了,双方法律地位都是上诉人,互为被上诉人。原告、被告属于一审中诉讼主体的称谓。双方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致送受诉法院名称,起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及具状日期,写明民事起诉状的副本数、附送证据的名称及件数等。
民事诉讼上诉程序:1、当事人对当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其他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案件的数量和事由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当的法律身份.民事诉讼中对原告资格规定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对于被告上诉的情况,原告二审期间要应诉,就一审法院判决的合法性、合理性提出意见。 一般来讲,上诉方上诉时针对一审判决证据是否充分、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正确提出意见,要求撤销原判决。 被上诉方应当认真阅读上诉状,就上诉人提
民事诉讼上诉败诉后不能上诉。上诉失败后,二审法院的判决书会直接生效,没有上诉的途径。但是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二审判决的,或者二审判决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可以申请再审。
上诉应当在收到一审判决书起十五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程序所需的资料有:上诉状、个人身份证件、相关证据材料、一审判决书等。其中,上诉状要先写好,里面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等身份信息,还要写明一审人民法院的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最重要的部分是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当的法律身份.民事诉讼中对原告资格规定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如果没有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是不能起诉的,需要聘请一位律师,给他出具授权委托书,授权他去被告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调取被告的身份户籍信息。这样法院才能确定案件是否受该法院管辖,并且明确传票等法律文书送达被告的地址。律师通常需要带着授权委托书、律师证和
民事诉讼开庭原告不到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民事诉讼庭前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不到庭,同意调解就去,如果不同意调解,可以不去,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去。但开庭时,当事人必须到庭,尤其是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