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工伤停工留薪期待遇: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有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势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
公务员因公负伤,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享受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伤残待遇。公务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险待遇,而不是工伤保险待遇,所以没有工伤保险赔偿。公务员不适用于工伤保险条例,根据工伤保险规定,其适用对象并不包含公务员。 2、公
停止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况:工伤劳动者已经丧失了享受待遇的条件,例如已经死亡的;拒绝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或者拒绝去医疗机构等接受治疗其工伤的。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在工伤保险待遇期间,如果工伤职工痊愈或者死亡、失踪改为享受工伤死亡待遇或者按照残疾等级享受工伤致残待遇等情形,将不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劳动能力的鉴定是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
有关工伤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的规定:在工伤期间需要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因为在工伤事故当中,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是依法享有停工留薪待遇的。但是,停工留薪期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超过12个月,情况特殊的也可以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进行确定。受伤职工确实是有必要到外地进行治疗,因
老工伤职工退休后待遇是工伤部位还需要继续进行治疗,或者是工伤复发的,应该可以继续向所在单位申请工伤的待遇。劳动者开始依照法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的,劳动合同结束,其和单位产生的用工争议,应该按照劳务关系进行处理。但是退休人员已经享受了基本
享有医疗期是法律赋予员工的基本权利之一,用人单位不能擅自剥夺或改变这一权利。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那员工向企业请病假之后,医疗期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而且与其职业生涯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待遇按照原工资支付。我国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进行支付。如果受伤员工在工伤的医治期间则停发其工资,改为按照每个月发方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标准是工伤员工本人在受伤以前的十二个月
被认定为工伤的待遇包括: 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
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可以的。被收监执行的,不属于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