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的所得中应当依法用以计算、缴纳税款的那部分金额。例如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方法为:所得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的收入额;所得为居民个人的综合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
购地的费用包括:增值税、契税、印花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税率以交易数额为依据。按转让价与购置价的差价缴纳5%的增值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缴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只涉及家庭直属亲属,配偶。与已经离婚的配偶没有关系。当然,如果离婚后有共同抚养的孩子,这就要如实填写分摊抚养费比例,还要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对方签字。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型微利企业的,按照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全部减免所得税;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如下: 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法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减去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减去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 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