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用人单位一般不能够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必须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对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的法律行为。
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期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合同变更的三种情形是:当事人一方可以变更合同的、双方协商同意变更合同的、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义务不能履行的等,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都是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处理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劳动合同的到期时间可以变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到期时间。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如果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强制变更劳动合同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但劳动合同由劳动者违法变更,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补偿;劳动合同变更由双方协商一致的,则没有补偿。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变更后的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
劳动合同公司可以变更,但是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才可以变更,并且需要采用书面形式确认变更的内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需要在变更后的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并且各持一份合同文本。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1、用人单位书面向劳动者提出劳动合同的要求,告知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理由,变更的内容; 2、在一定的期限内双方进行协商; 3、签订变更协议,载明变更的具体内容,变更的时间。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对确认和证明劳动合同内容及
法律规定应当书面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但实践中口头变更也受到法律保护,但为了避免日后发生争议,建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