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行政法规有权设定行政许可,但是也有相应的限制。只有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国务院所设定的行政法规有权设定行政许可,但是应当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设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法律明确规定,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在诉讼中止期间,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都不得进行本案的各项诉讼行为。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应根据当事人申请,或由人民法院主动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在诉讼中止期间,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都不得进行本案的各项诉讼
行政复议中止后,案件的审理应当暂停,行政复议机构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也暂停计算;等到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则应及时恢复审理,并由行政复议机构告知有关当事人。
禁止结婚的情形有: 1、男方与女方系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 2、男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早于二十周岁的; 3、男女双方或一方因欺诈、胁迫等情形,非自愿而申请结婚登记的; 4、其他禁止结婚的情形。
合同终止情形有债务人的债务已经履行;当事人之间的债务相互抵销;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等法定或约定的情形。
以下是合同终止的情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提存标的物;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以下情形是禁止结婚的: 1、男女双方不是自愿结婚的,一方或者双方在结婚时被胁迫、被欺诈; 2、一方或者双方有重婚的; 3、男女双方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4、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婚龄。
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以下情形禁止结婚: 1.男方未满二十二周岁; 2.女方未满二十周岁; 2.男女双方为直系血亲; 3.男女双方为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可以单方面终止合同的情形有: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要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覆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