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3
行政处罚减轻处罚依据是《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包括: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
收缴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包括财产罚,例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而收缴是以减损权益的方式来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惩戒的行为,是行政处罚措施的一种。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2.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
行政处罚程序有普通程序,即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调查、立案、并作出决定;简易程序,即由行政机关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及听证程序,即由行政机关参考听证的结果来作出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的设定: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
对盗窃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也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盗窃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要住十天以上到15天以下的治安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但已经构成
当事人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行政机关就可以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作出何种行政处罚,要看当事人违反何种法律,再结合《行政处罚法》来确定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收集证据的总体要求如下: 1、认定的违法事实应当有充分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尽量避免形成孤证。所收集的证据,应运用逻辑推理和环保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
收缴发票是行政处罚。收缴未用的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是可能对方有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
不受到起诉,因为检察院认为其罪行尚不构成犯罪,做出不起诉决定,故而退回有行政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直接立法依据如下: 1、宪法,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