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 2、客观表现不同 挪用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是: 1、侵犯的对象和时间不同。挪用资金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侵犯职务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所有权; 2、主观上不同。挪用资金罪的目的是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不是试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类型为: 1、渎职型国企职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有: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等。 2、贪利型国企职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等。 3、单位福利型国企职务犯罪。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区分有: 1、侵权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侵犯职务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1、贪污受贿多 职务犯罪种类多表现为贪污罪和受贿罪。2010年审结的贪污贿赂案占同期总数的84%;其次是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 2、涉及领域广 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职务犯罪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现象严重,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的特征:犯罪动机的伪装性、占有上的贪婪性、对社会腐蚀危害性。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我国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有: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为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客体为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客观要件为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职务犯罪包括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职务侵占罪辩护要点是: 1、以是否具备犯罪主体资格作无罪或罪轻辩护; 2、以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故意作无罪或罪轻辩护; 3、以侵害的是否是本单位财物作无罪或罪轻辩护; 4、以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作无罪或罪轻辩护; 5、以死否实施
职务犯罪罪行的特征有: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的心理和心理状态; 3、客体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客观要件为了利用职务而滥用职权,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
职务犯罪包括内容的问题:职务犯罪包括《刑法》分责第八、九章共规定了53种案件(贪污贿赂:12种;渎职34种;侵权7种)。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