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责令停业整顿,合理的期限是3至6个月。 停产停业是重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才能实施。一般来说停产停业整顿不能超过3个月,如果企业隐患没有整改完毕可以提前提出申请延期,但是延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如果超过6个月隐患还没有整改完成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违法食品的一般流程如下: 1、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立案庭递交诉状。 2、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规定时间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法院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如果达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冷食类食品,指一般无需再加热,在常温或者低温状态下即可食用的食品,含熟食卤味、生食瓜果蔬菜、腌菜等。热食类食品,指食品原料经粗加工、切配并经过蒸、煮、烹、煎、炒、烤、炸等烹饪工艺制作,在一定热度状态下食用的即食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
我国食品安全一般由政府所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及其他相关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法规定过期食品的罚款为: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1、目的:当突然发生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及时做出准备和响应,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准备和响应。 3、职责:
要遵守食品安全法的食品经营行为: 1、食品生产和加工和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 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安全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调查。根据法律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等部门分别负责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情形的,应当向卫生计生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风险来源、相关检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