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当事人如认为二审裁判有错误,只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而不能再对二审裁定或判决提出上诉。
刑事申诉时效一般为两年。我国刑诉规定,申诉应该在判决宣布,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年内提出。如果超出这个期限,法院可能不予受理其申诉。但有着法律规定的几种情形之一的如: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属于疑难、复
(1)必须按决定的程序提出申诉。 (2)必须按决定的方式提出申诉。 (3)不得因提出申诉而停止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人民检察院的决定。 (4)必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申诉人不得以判决、裁定或决定不公受冤、执法人员徇私枉法为由。
(一)公诉部门管辖。 (二)监所部门管辖。 (三)控申部门管辖。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多是对人民的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所以形成都由人民受理的状况,即使是各级人民检察院接受的申诉材料,也都转给人民处理。这种作法,不符合立法的原旨与要求。
当事人就刑事案件进行申诉的条件包括有: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刑事案件申诉有次数的限制。法律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刑事案件的申诉具有以下限制:1、同一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只能申诉一次;2、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判决都被驳回的刑事案件,如果申诉人没有新的充分理由,人民法院不会受理;3、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
刑事案件不服二审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申诉可以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申诉,也可以对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进行申诉。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应当接受申诉人提出的申诉,并按照相应的诉讼程序进
刑事申诉的形式要件有如下几种: 1、要有对于生效的刑事判决不服而申诉的申诉书; 2、有该生效的刑事判决书及其相关的生效的法律文书; 3、提供相关证据可以证明,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
1、适用公开审查程序的案件如下: (1)不服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的申诉; (2)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的申诉; (3)不服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决定的申诉; (4)不服人民检察院其他处理决定的申诉; (5)不服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刑事判决
刑事案件申诉期限为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但如果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刑事申诉管辖问题的处理: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申诉人对第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诉,可以告知申诉人向终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并告知申诉
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对于经济仲裁中,仲裁员也需要进行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 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