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体如下:文字作品、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电影作品、美术作、建筑作品、音乐作品等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一、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二、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分为两类:1.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比如违背法律、宣传反科学、反人类、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善良风俗的反动、淫秽的言论等作品。2.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对象。主要包括: (1)法律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这里所说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来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作品:文字作品,即采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的作品;口述作品,比如,演说、授课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
著作权保护的范围是: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
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是:文字作品、口头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还有艺术、建筑和摄影作品。一些电影作品和以类似电影制作方式创作的作品,以及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也受著作权法保护。根据《中华人
著作权作者为公民,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著作法规定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
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
表演权的保护范围是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保护期限为二十年。若是演出实况没有被录音或录像的,则保护期从表演活动发生之年的年底起算。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范围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作品。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范围有国内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按照作者所在国家或者经常居住地国与国内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国内出版。未与国内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