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醉驾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构成该刑事责任时即为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在我国刑法中有其独特的设立历程。我国在1979刑法典颁布施行前没有统一的刑法典,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类似或者相同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
根据《刑法》规定: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
如果犯罪分子使用的危险方法,杀人、伤人或毁坏公私财物,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其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判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是指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管理秩序。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表现为故意。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是,该罪属于行为犯,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能构成该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能缓刑,前提条件是如果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缓刑。
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标准: 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管理秩序; 2、危害公共安全罪表现为行为人故意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等相当危险的危险方法,侵害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
《刑法》第115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
行为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应这样判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或者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等方式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重大财产损失,将会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