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1
在民间借贷中,如果债务人抵赖不还钱,最好是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在诉讼方式进行维权的情况下,首先要收集相应的证据,包括:借条、转账记录、还有和对方的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等,包括通过电话与对方交流时的电话录音等等。把这些证据准备齐全,在起诉
丢失枪支不报警构成犯罪要符合下列条件: 1、主体要素是主体不是一般主体,而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主观要素是主观要素表现为故意; 3、主体要素是侵犯的主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素是客观要素表现为失枪
1、犯此罪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犯了盗窃枪支罪既遂的,一般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4、盗窃枪支罪的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
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刑如下: 1、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行为人必须认识到持有、私藏的是枪支、弹药,在客观方
非法运输枪支罪的判刑标准: 1、犯非法运输枪支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依法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依照本条之规定,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危险物质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
丢失枪支不报罪规定于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指的是按照法律配备了公务用枪的人将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且导致了严重性后果。司法解释对于该罪的情形包括他人使用丢失枪支致人轻伤以上伤亡事故、他人利用丢失的枪支实施了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其他具有严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配偶等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失踪人的财产由财产代管人管理。失踪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失踪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有权请求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配偶等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失踪人的财产由财产代管人管理。失踪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失踪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有权请求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此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的犯罪分子,适用的判刑处罚规定一般包括: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对非法出借枪支罪的判刑是,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