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有效。抵押主体适格且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且可能,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抵押合同即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发生法律效力。
无效。没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是无效的。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房地产作为抵押财产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但是,以尚未办理权属证书的财产抵押的,在第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能够提供权利证书或者补办登记手续的,可以认定抵押
无抵押人承诺的抵押担保合同不成立。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抵押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担保法、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在担保合同中约定了抵押质押担保期间的行为,属于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行为,该行为是无效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因此,担保合同中有关抵押质押担保期间的条文也是无效的。虽然合同体现着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反担保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反担保合同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而与债务人以及反担保保证人签订的担保合同。
保证担保和抵押担保能转换。《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第六百八十二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所以抵押物失效的,抵押担保也失效。抵押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受偿性等特征。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表现在,担保物毁损、灭失而受有赔偿金或者保险金等时,担保物权人得就该担保物的代替物即损害赔偿金或者保险
可以抵押,但是一般情况下只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被用于抵押,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任何土地的所有权均不能作为抵押财产进行抵押。
抵押、质押担保期间的设定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否定了担保期间在担保物权存续上的任何意义。双方自行约定的抵押担保期间无效。
民法典规定债权转让时抵押担保有效,债权转让的,其抵押权也一并转让,抵押权具有从属性,是主债权的从权利。因此主债权转让之后,抵押担保仍然有效。
双方自行约定的抵押担保期间是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
有效。 (一)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物; (二)转让抵押物,抵押人应尽两个义务。 (1)转让抵押物应经过抵押权人同意。 (2)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