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7
工伤保险不给处理,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用人单位违反了救治义务。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
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认定了劳动关系后再申请认定为工伤,包括认定后可能发生的诉讼; 3、做劳动技能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4、根据鉴定结果主张工伤赔偿,提请仲裁,赔偿请求又存在着是否一次性解决即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仲裁、诉讼等。 首先,公司不给工伤赔偿,员工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在提出维权主张时,要注意收集证据。 其次,因工伤赔偿发生争议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治疗期间待遇为: (一)医疗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第三款,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第四款,由各工伤
工伤认定后公司不赔偿标准金的,有以下解决方法: 1、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 2、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 3、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仲裁; 4、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的维权程序复杂,并且周期特别长,如果职工在私营企业主处发生工伤施工,并且老板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建议工伤职工可通过以下途径,主张相关工伤待遇权益: 一、工伤职工应在保障伤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应及时搜集劳动关系的证据,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的维权程序复杂,并且周期特别长,如果职工在工厂发生工伤事故,并且工厂经营者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律师建议工伤职工可通过以下途径主张相关工伤待遇权益: 一、工伤职工应在保障伤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应及时搜集劳动关系的证据,
工伤职工可以先用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医疗费,之后再收集材料进行劳动仲裁。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工作的企业没有在规定的30日内替员工申请办理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应在一年内自己办理工伤认定,而收到相关材料的劳动行政部门会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60日内作出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 3、开庭审理,先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 4、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 5、对于裁决书
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向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部门的上级部门或者与其同级的当地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需要注意的是,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为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决定作出之日起60日内;二是直接向当地的基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情况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