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后执行前,如果发现有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以及罪犯正在怀孕等情形的,可以暂停执行。
不是立即执行。在法院判决罪犯死刑后,会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死刑复核,待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批准后才能执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死刑复核是一个特殊程序,复核需要多长时间,不仅《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
死刑立即执行的时间应当是在最高人民法院下达执行死刑的命令交付下级法院后的七日内。但如果出现法定的停止执行的情况,需要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情形如下: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
宣告死刑后不是立即执行。除最高人民法院宣告死刑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最高人民法院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
死刑立即执行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执行的地点可以是在刑场,也可以在特定的羁押场所内。而且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判处与核准,签发执行死刑命令之权力归属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同时在交付执行前,执行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应派员监督。执
负责死刑立即执行复核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核准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决死刑后不一定会死,如果在死刑复核的过程中,律师或最高检可以提出意见,如果在复核时发现有问题,那么最高法可以将案件提审或者发回重审,一般情况都会发回而不是提审。
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2、在审判程序方面,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
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判处死刑没有立即执行是指死缓,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