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劳动仲裁主要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牌、考勤记录等。除此之外,根据自己的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第三十九条规
劳动仲裁准备的材料如下: 1、个人申请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单位申请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2、被申请人身份证明; 3、证据目录和证据,如劳动合同、每月工资的银行流水、社保缴费记录、打卡记录、对话录音录像等。 劳动争议的范围如下: 1、因确认劳动
首先,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其次,仲裁委对材料进行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内通知申诉人,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告知其在15日内提交
劳动仲裁有45天时间作出裁决,自受理之日开始。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当事人因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立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决定该案件终止审理;当事人未就该争议事项
劳动仲裁规定:1、在中国境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法律规定事项的劳动争议的,适用劳动仲裁法。比如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等。2、相关机构解决劳动争议的,应当按照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
劳动仲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纠纷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的必经之路,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后下达的裁决书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一般60天就会出结果,比一般的诉讼案件快很多,而
劳动仲裁处理的程序: 1、当事人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
劳动仲裁经过以下程序: 1、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 2、宣读仲裁庭纪律。 3、宣布开庭。 4、对当事人身份进行核对。 5、权利义务告知和
会的: 一、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明确当事人应当到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法律制度。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应当方便当事人仲裁,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