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4
从申请取保候审到申请是否被批准,没有法律规定时限,所以开庭时间也不一定。只有办案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案子还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批准就快一点。如果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申请还要由检察院批准,再交给公安机关执行,这样可能就慢一点。
批捕到开庭这段时间一般是三个月,但是法律也存在关于延长的规定,其具体规定是准逮捕后一般情况会在3个月内起诉到法院开庭审理,而侦查是2个月,审查起诉则是1个月,但是案情复杂,经过批准可以延长,但最多不应该超过12个月。而在批捕之后还有审查起诉
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开庭的路途中会戴手铐,开庭时不应该戴。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批捕取保候审的好处有:更好地保护人权。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不经批准会见任何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与律师接触,便于发现新证据和查找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资料,为辩护做好准备。
取保候审只是强制措施的一种,并不是刑罚。取保候审期满,没有其他情况的话,法院还会继续取保,直至法律程序履行完毕,法院判决。不过,依据取保候审的条件来说,能够取保候审一般都是罪行较轻的,判决也不会太重。
在法律上,共同犯罪案件是否必须一起审理,是没有强制性规定。所以在法院审判实践中,对共同犯罪是否一同审判,往往都是由经办法官和实际案件情况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共同犯罪案件可以合并审理的,都会合并审理。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行为人进行的取保候审的,不一定要开庭。如果是在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其条件为: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按照实际情况而定。 取保候审之后,案件并未终止,仍然按照法定程序来走。 如果检察院认为需要提起公诉的,那就会起诉、开庭、审理、宣判。如果检察机关认为不需要提起公诉的、或者公安机关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撤案的,那就就此结案,就不再有审理环节了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不意味案件必然进入审判阶段。若案件处于侦查阶段,侦查机关侦查发现证据不足,可以解除取保候审;若案件处于起诉阶段,侦查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认为案件证据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