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提起离婚诉讼至离婚判决生效,要经历三个必经阶段。 1、第一阶段:起诉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
(一)审查。经过审查起诉,认为需要作不起诉处理的,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写出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检察长决定或由主管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二)决定不起诉。不起诉的决定权由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行使。 (三)宣布和送达。人民
1、申请工伤认定; 2、在被工伤认定部门确认工伤后,若伤情严重,需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确认伤残等级、护理等级或停工留薪期; 3、用人单位拒绝工伤赔偿,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裁决,在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职工因工受伤与用人单位所引起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劳动争议必须仲裁前置,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提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查后,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并在开庭三日之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
关于工伤诉讼程序是: 1.首先准备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3.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
起诉离婚程序要走以下几项流程:1、起诉方要写好民事起诉状,交到法院;2、立案时,起诉方要缴纳起诉费。然后起诉方要把缴费票据等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然后回家等通知;3、法院给案子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等材料送给被告;4、之后,法院会告知开
提起自诉的程序大体可以概括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自诉的提出可以使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人民法院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起诉离婚程序如下: 1、原告写好起诉状; 2、原告准备诉讼证据; 3、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受理案件后缴纳诉讼
工伤司法程序为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及进行宣判。起诉就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立案庭递交自己的诉状。开庭审理的时候包括的流程有:宣布开庭,核查当事人的身份,宣布合议庭的成员,告诉当事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
职工本人或用人单位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交申请表及鉴定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及时审核,符合条件的,应当在60日内出具结论;材料不完整的,5日内通知补正。作出结论后20日内送达。对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
工伤认定的程序: 1、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诊断书; 2、劳动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之后,对资料进行审核; 3、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提交的资料以及实际情况做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工地摔伤最好还是要走法律程序,走法律程序可以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
我国的工伤认定办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受工伤的职工先向法院提起诉讼。接着要写起诉状,准备证据,递交给法院,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案件。法院受理该工伤案件的,会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接着法院排期并向双方发送传票。双方可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参与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