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直接证据特点: 一、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很简单,无需经过推理过程去。 二、使用积极的证据是直接关系到定罪和判刑的大问题。 间接证据特点: 一、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的主要情节或事实的各个部分; 二、间接法与相关案件的主要事实的间接证据确定
1、当事人的陈述。包括刑事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民事诉讼当事人的陈述,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陈述等不同的诉讼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当事人的陈述都可以成为直接证据,只有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当事人陈述才是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别: 1、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是否直接;直接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具有直接性。间接证据是不可能的; 2、对其他证据的依赖性不同;间接证据是依赖的,直接证据可以直接指向案件事实,单独作为定罪证据使用; 3、证明过程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 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每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 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 3.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 4.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是: 1、应检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 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时间、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
间接证据定罪的原则: (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二)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锁链; (四)间接证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五)间接证据所形成的证
刑法空间效力的适用原则如下: 1、属地原则,即对我国领域的犯罪有管辖权; 2、属人原则,即对我国公民在国内外的犯罪有管辖权; 3、保护原则,即对侵害我国和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有管辖权; 4、普通管辖原则,即对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范围内的犯罪行为
受贿案件与贪污案件一样,其证据要求也需要各种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所不同的是除具有直接证据性质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可变化外,还有同样具有直接证据性质的行贿人的证实可能变化,导致这种案件相比贪污案件的认定更难。 受贿案件中间接证据的使用:收集间接
刑事案件直接证据有以下种类: 1、当事人的陈述。 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 4、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 5、在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
公益诉讼中受到限制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如下: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6、检察监督原则; 7、支持起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