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贩卖个人隐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隐私权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保密权。
属于隐私,除了医生和自己外,别人都是无权查看的。病历隐私权的保护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病历隐私权又称为病患隐私权,或医疗隐私权,是患者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首先与侵权人协商处理,当事人可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隐私泄露行为,并消除不良影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协商不成,报警处理,可由公安机关给予侵权人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治安处罚。
侵犯个人隐私的处罚如下: 1、侵犯个人隐私,如果构成侵犯隐私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个人隐私权的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典若干问题的意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
公众举报为有关部门打击网络谣言、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净化网络环境等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过去的三天时间内,净化暑期网络环境专项工作组已根据公众举报线索依法关闭违法网站。
个人信息不属于隐私权。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隐私权是人格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权利。而个人信息还不能称之为权利,只是一种权益,包括了精神权益和经济权益。所以,个人信息不属于隐私权。
个人信息不是属于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
恐吓威胁人身安全的,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受恐吓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部门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立案处理,情节较轻的会进行拘留或罚款,更严重者涉及刑事罪名则会受到相应的刑法处置。
触犯个人隐私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