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5
我国最早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1954年的宪法和1982年宪法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的规定。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的规定是: 1.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
国家征地的补偿标准是:一般按照土地原用途进行补偿,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如征收的土地是耕地,则补偿费应当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金钱赔偿,指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度的金钱的赔偿方式。金钱赔偿的适用,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为违法原则,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也就是说以何种标准判断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申请时效在我国规定是两年。法律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如果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则不算。
丧假国家规定,一般有两个,具体如下: 1、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依法可以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
国家丧假规定如下: 1、员工结婚或直系亲属死亡时,经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如果员工结婚时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员工在其他地方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到其他地方做葬礼,可以根据距离给予另一个假期; 3、在批准的婚丧假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法定的婚假通常是三天。婚假一般是指,员工本人结婚依法可以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员工在结婚时获得的假期,并由其所在单位如数支付工资,属于政府对劳动者的一种福利政策,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精神抚慰。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国家赔偿案件中第三人过错责任表现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违法行为时,受害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民事侵权行为,二者对损害的发生均有过错。 对此,可否减免国家赔偿责任应分别以下几种情况而定: 1、对致害结果,第三人过错是直接原因,
商铺被拆获得补偿,不是赔偿。规定如下: 一、房屋本身的价值补偿,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估值。 二、拆除非住房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 三、基于拆迁政策发生的奖励费用,包括速迁费、拆迁奖励费等。 四、搬迁前期和过程中发生的停工、机器设备修复以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