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犯罪嫌疑人批捕符合条件的能判缓刑。缓刑针对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罚的轻罪;犯罪分子应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情节;暴力犯罪、涉黑案件一般不适用缓刑,累犯绝对不适用缓刑。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后,如果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会被批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对其取保不足以防止其具有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等社会危险性较大的情形的。
批捕后一般是五个月左右会开庭审理。案情特别复杂到达期限不能办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判决,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两次,每次不超过一个月。人民法院审理的公诉
批捕后一般是5个月左右会开庭审理。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
取保候审后一般不会批捕犯罪嫌疑人。但符合以下情况的,检察院可以批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最短时间为4个月,最长为15个半月,公安机关逮捕以后应当进行侦察,时间一般为2个月,但是最长可以达到7个月。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个月,可以延长半个月。进入法院审理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以延长半个月,重大疑难再延长一个月。
逮捕犯罪嫌疑人后三个月内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的侦查拘留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件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结束的,可以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因特殊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因特殊原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如果符合批捕的条件的,一般是还要批捕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只要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能判缓刑。如果被批捕的该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符合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居住地无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能判缓刑;对其中的未成年人、孕妇和75周岁以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