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2
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合同双方当事人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2、合同是合同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趁人之危等情形; 3、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4、合同内容不能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
融资租赁的流程: 1、商务谈判及项目立项调查,包括项目受理、立项申请以及立项评审会审议、表决; 2、项目风险性审查,包括物权审查、价值审查、尽职调查中的租赁物确权和登记; 3、项目期限、担保、租赁物审查; 4、租后管理。
融资租赁可以约定设备给承租人。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和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并提供给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同时,出租人可以与承租人协商一次性向承租人出售租赁物。融资租赁合同应当书面形式。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包括租赁物
一、融资租赁,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 二、融资租赁的特征有:
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程序如下: 1、选择租赁公司,提出委托申请; 2、签订购货协议; 3、签订租赁合同; 4、交货验收; 5、定期交付租金; 6、合同期满处理设备。
可以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判断租赁合同的效力。一般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合同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七百零
判断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如下:双方当事人就房屋租赁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成立,一般以双方签字盖章之日作为合同生效时间。租房合同的生效不以登记为前提,是否在房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
对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查: (一)审查合同的主体是否适格。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 (二)审查租赁的标的物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但只要法律法规
租赁合同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效力: 1、租赁合同主体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主体构成要件。 2、合同内容合法。 3、出租的房屋是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房屋。 存在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权属有争议的等情形的
怎样去认定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1.审查合同的主体是否适格。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2.审查租赁的标的物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3.审查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4. (四)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