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5
经济补偿金如果超过一定范围,是需要缴纳个税的。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按照综合所得来纳税。
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税,具体如下: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 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赔偿金一般是需要缴个税的。如果个人获得的赔偿金超过一定的标准,可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的税率,即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
经济补偿金不需要缴纳个税。 需要缴纳个税的情形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不符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需按一定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取得收入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包括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金不一定要纳税,因为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如果劳动者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的总数额不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夫妻离婚补偿的钱不需要缴税。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属于离婚财产分割、无偿赠与近亲属、无偿赠与直接抚养人等情形之一的,暂免征收营业税。
补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了加强经费控制,提高差旅工作效率,一般单位对员工差旅中发生的除城市间交通费及住宿费外的部分费用实行限额内包干管理。即员工先自行负担这部分支出,单位再给予固定标准的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