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4
劳动合同没写基本工资是不可以的,劳动者的工作最低不得低于当地公布的最低工资,只要条款规定的工资高于当地最低工资的就合法。在劳动报酬条款中,可以约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等。
劳动合同中通常都应当写实际工资,这样双方都不容易发生纠纷,当然有些单位出于避税等目的,会在合同中写的工资水平比较低,这样一旦发生纠纷,职工可以用银行工资单流水作为依据。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工资报酬,可以参考同岗位的水平发放。
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按应得工资计算,既不是基本工资也不是实得工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一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规避社保,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工资水平为员工缴纳社保;一般而言,社保单位参考的工资水平就是《劳动合同》上的签订的工资,工资越低,企业缴纳的社保就越低;反之工资越高,企业需要缴纳的社保金额就越高,所以为了规避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或者单位新调入的职工来说,月缴存公积金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公积金缴存比例。除此之外,职工公积金交多少按照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和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共同决定。企业职工的公积金不完全按照基本工资进行缴纳。
加班工资可以用基本工资算关于企业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和婚假、丧假、探亲假、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劳动合同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确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约定的,按照该劳动者加班加点发生前或休假前
具体要看劳动合同的约定,一般劳动合同上的工资是应发工资,即没有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和个人所得税的工资;如果明确写明是税后工资,则约定的为实发工资。
加班费按实际工资算。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加班工资基数有明确约定的,按约定的标准确定,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工资低实际工资高是合理的,只要实际工资不低于合同工资,并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不违法的。 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比劳动合同的工资高,劳动者务必要保存实际工资水平的证据,尤其是现金支付工资,务必保存好工资单。如果有劳动争议,公司往往会按
用人单位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想逃避法律规定的以工资为基数计算的缴纳社会保险费、计算加班费等责任。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出现这
关于劳动合同工资与实际工资不符的问题,如果劳动者认为单位此举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来要求重签合同和补缴社保。如果劳动者认可此劳动合同,一旦出现双方劳动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此时采用的工资标准一般是按实发工资核算的。 申请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