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4
职工因公受伤,在工伤治疗期间可享受停工留薪福利待遇,即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若伤情严重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止享受停工留薪待遇,转为享受伤残待遇。其中一级伤残为本人27个月的工
工伤期间单位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其尽快给付;单位拒绝的,劳动者可以去找调解组织;调解不成的,可以去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找人民法院来维权。
我我们知道,不管是在工地上作业的农民工兄弟,还是在工地上上班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因工遭受人身伤害时,肯定会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治疗和恢复,在该期间避免不了产生误工损失。在该期间,如果受伤职工不能及时得到收入保障,很可能影响工伤职工的
如果职工发生工伤的,是需要进行工伤认定的,如果确实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在工伤治疗期间,职工享有休息权。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
劳动者因工受伤,享受一般不超过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保险待遇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到24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受伤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
根据《》规定,员工工伤期间如何计算工资如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
劳动者因工受伤,享受一般不超过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保险待遇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到24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受伤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
工伤赔偿包含工伤期间的工资。 1、工伤待遇包括了停工留薪期限待遇,虽然员工在遭受工伤事故后治疗期内不能够参与工作,但是不能因为工伤就导致员工没有收入; 2、因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能通过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如果单位不按照法律支付劳动者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那就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应该据理力争,采取一定的策略,要
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