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划拨土地不能拍卖,拍卖需转变为出让性质。原划拨土地使用者应向人民政府提出转化申请,政府进行勘察审批后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出让合同交纳出让金,向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颁发出让土地使用权证。
划拨土地能办房产证。属于合法建筑的划拨土地上的房屋具有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契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通过三证确认房主取得的房屋所有权并依法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划拨土地的房子能办土地证:划拨土地的房子办理土地使用权证需要先跟划拨土地的人民政府签订土地出让协议,并且足额补交完土地出让金后才能去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转让划拨土地。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的行为。
划拨土地能转让。转让划拨土地应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依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公文。
划拨土地有房产证。属于合法建筑的划拨土地上的房屋具有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契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通过三证确认房主取得的房屋所有权并依法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有划拨土地不能买卖,可以依法转让。国有划拨土地转让应当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依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公文。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依照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得进行转让,但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进行转让: 1、土地使用者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权; 3、对土地上的建筑物、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并批准抵押,核定出让金数额后,由抵押人和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