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9
单位犯罪的责任,具体是对单位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据刑法分则等相关规定判处刑罚。对于单位犯罪,一般都是实行双罚制。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人员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事责任的概念在刑法理论中是最根本的概念,但一直都是争议很大的问题之一,归纳起来有刑事法律义务说、制裁义务实现说、法律禁止责任说、规范认定责任说和国家法律责任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刑事责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有违约行为;免责事由。前者称为违约责任的积极要件,后者称为违约责任的消极要件。此处仅讨论其积极要件,即违约行为。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说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归责原则的不同存在有不
1、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单位受贿罪的客观要件是: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索取、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受贿罪的判刑: 1、受贿数额较大、情节较重,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受贿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处10年以
在单位行贿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责任人员都负有同等的责任。这种犯罪虽然也是自然人实施的一种有组织的犯罪,但它与传统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员那样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而
单位受贿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只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