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3
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犯罪的处罚规定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扶老人不犯法。如果当事人和老人没有任何关系,同时老人也不是因为当事人的行为导致跌倒的,法律就没有强制规定当事人必须扶起老人;如果因过错导致老人跌倒,而不扶老人,从而导致老人因此而受到人身损害的,应当对人身损害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并不属于违法
15岁未成年人犯抢劫罪,应该在以下刑罚中从轻处罚:一般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5岁未成年人犯盗窃罪不会判刑。
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会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未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论所犯何罪,都不会受到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中国刑法之所以规定这样的犯罪年
如果是防卫过当杀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 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
17岁不一定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十七周岁,以个人的收入来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法律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是生活的主要来源,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
遗弃罪是典型的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有: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作为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法律规范与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够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而不会强求不能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 3.行为
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
打死小偷是犯法的。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所以即使小偷犯法,也应该依法惩处,任何人或者单位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否则违法。除非当事人能证明该小偷拒捕而行凶,因正当防卫将小偷致死者,免责。否则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
传播迷信犯法。量刑有: (1)传播迷信构成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
见死不救是否犯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见死不救,如不负特定义务,一般不构成犯法,属于道德上的谴责; (2)如果故意见死不救的人负有以下义务,如果他违背了该义务,那么这种情况下故意见死不救就涉嫌犯罪或违法、违纪; (3)法律明文规定的
85岁老人杀人的,一般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法律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岁的人一般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的手
100岁的老人犯罪的,如身体条件符合坐牢条件,会被判坐牢。 年龄在75周岁以上的老人犯罪的,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