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交额起点为1千元,没有强制规定金额。一般会结合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犯罪嫌疑人的经济收入、还有犯罪嫌疑人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定。相应机关要求取保候审的嫌疑人一次性缴纳保证金。申请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应严格执行3个流程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根据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方能进行取保候审,有以下四种情况。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型的。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危险的。患有重大疾病、或者是怀孕哺乳的妇女。押期限届满之后案件
保证金有以下规定:保证金起点金额为1000元;保证金由取保候审决定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决定;案件的情节和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刑事案件收费按照各办案阶段分别计件确定收费标准。 1、侦查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3、一审阶段,每件收费4000—30000元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
取保候审,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会被判处管制
刑事案件被法院定罪量刑后,不可以再申请取保候审了。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审判前的强制措施,指在某人被立案涉嫌或指控犯罪的程序中,不再予以羁押的一种措施。一旦刑事案件被宣判,就应该执行对应的刑罚,而不再实行刑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即在刑事诉讼时,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对于没有被逮捕或逮捕后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不让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命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同时,需要相关机关会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