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抵押物质押物可以善意取得,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车辆存在二次抵押的情形,并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会因此而被定罪处罚。另外,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清偿。
办理房地产抵押合同的手续: 1、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2、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 3、抵押合同; 4、《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 5、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 6、可以证明抵押
顺位抵押担保合同中抵押权实现的顺序为已经办理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多个办理了抵押登记的则按照抵押登记办理的时间顺序,其次是没有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
房产被抵押时原来的租赁合同还有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租赁的房屋被抵押是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的。 民法典规定,房屋抵押前已经出租房屋的,房屋抵押后不影响租赁合同效力。如果是抵押后出租的,出租合同不能对抗抵押权。
有效,抵押物可以转让,但需经抵押权人的同意。《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财产的处分】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
房屋产权登记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抵押合同并不因未登记而无效,除非存在效力性强制规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
房屋抵押合同不是需要登记才会生效,但是当事人以房屋抵押的,抵押权在办理抵押登记的时候才会设立,如果债务人没有按时偿还债务,则债权人可以对抵押的房屋进行优先受偿。
出售抵押房产的买卖合同有效。根据法律规定,房屋被抵押后,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房屋不能买卖的,抵押人可以买卖房屋,并且在不影响抵押权人利益的条件下,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抵押是否有效: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抵押无效。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主合同无效,那么抵押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肯定无效。但无效并非不处理,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是互相返还,有过错一方承担无过错一方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