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6
岗位工资不是一定是最低工资。单位发给劳动者的工资有最低限度的规定,即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单位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在该标准以上来确定岗位工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安排救治伤者,排除其余安全隐患。然后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后的一个月内到企业注册地的劳动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用工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这个可以通过劳务派遣公司与实际用工单位进行赔偿约定,事先在派遣协议中约定清楚最好。且用工单位应当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鉴定事宜,并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
首先劳务合同员工受伤的,并不能叫工伤,而是人身损害;所以劳务关系的员工受伤了,该员工可以以人身损害为由要求单位进行人身损害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等一系列费用。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
职工在工伤休息期间的工资计算标准是:为原工资福利待遇,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的工资标准: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则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职工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以发生工伤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原工资标准;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未满1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
包工头一般系挂靠在公司名下,本身没有施工等资质,故工人受伤,可要求包工头及公司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包工头有承包资质,由包工头负责。如果没有承包资质,而且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则与包工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者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进行工伤认定。 2、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3、伤残鉴定。 4、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5、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