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9
财产公证后,如果财产所有权发生变更的,可以继续公证。依据《公证法》的规定,申请公证时,当事人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如果财产是属于不动产的,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法院判决离婚后,可以再另行起诉财产分割的。例如,离婚后,一方发现发现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没有正确分割财产的可以再次进行分割。如果是因为对方隐瞒、转移财产而没有正确分割财产的,可以在离婚后三年内再次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如果是有漏分的财产或者离婚时没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则离婚后随时可以起诉要求分割财产;如果是协议离婚分割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
离婚后财产分割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证,因为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民政部门办理完离婚登记手续之后才生效,所以即便是离婚协议已公证了,但双方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也不能生效。
婚后财产可以申请公证分割。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双方应当签订书面财产分割协议,向房地产所在地公证处申请公证分割,公证员制作谈话笔
离婚后是可以再进行财产分割的,如果夫妻双方离婚后发现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再婚后的夫妻可以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约定分别财产所有制。换句话说,就算是再婚的夫妻,也可以进行财产公证。同时,公证可以让双方的协议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避免再婚后纠纷的产生。这时候双方就需要达成一致的财产所有制协议,同时
离婚分割财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协议离婚。协议离婚是不需要证据的,诉讼离婚时需要证据的。因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院审理采取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一般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婚后不离婚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任意一方对婚后共同的财产是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若一方私自处理财产,势必打破这种平等。换句话说,婚后在不离婚的前提下,一般不能主张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