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9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时候,履行期限没有明确写出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予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一般是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出于真实意思表示,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有效。劳动合同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其他。
合同签订日期晚于生效日期有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
劳动合同中仅约定试用期,如果该合同是双方依法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成立。但是该试用期视为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中必须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不能仅约定试用期。
合同中的口头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有法律效力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委托不得解除合同约定一般无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可以行使任意解除权,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出现法定情形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委托合同终止,当事人可以解除委托合同。
劳动合同中的约定管辖条款无效。对于一般民商事合同纠纷,法律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与意思自治,对个人权利的让与或放弃皆宽容对待。但劳动法律关系不同,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用人单位具有财产、人身依附性,难以就合同内容提出变更。围绕劳动争议
双方未签字但合同已经履行不一定有效。 在遇到发生合同未签字但实际履行的,如果一方当事人已经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同时对方当事人接受了履行,就可以说明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存在着共识,意思表示一致,因此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
《民法典》中合同没写明白履行日期满足下列法定有效条件就是有效的: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相关要求;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中没有载明履行日期的,并不是合同无效的情形,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未约定违约责任的合同有效,违约责任不属于合同必备的有效要件。双方应当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具有相应的主体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