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8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类型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刑法》中没有经济诈骗罪,如果行为人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是可以减刑的,只要其要符合减刑的法定条件。法律规定,行为人触犯金融凭证诈骗罪后被处以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在执行期间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的,就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
进行保险诈骗的如果犯罪的数额较大,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话,那么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定的罚金。
翻墙,是指绕过相应的IP封锁、内容过滤、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实现对网络内容的访问。属于违规行为,但是翻墙之后传播一些国家机密的行为等其他对国家安全不利的行为就是违法了。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是,票据诈骗罪的诈骗行为专指汇票、本票等票据上的诈骗,而合同诈骗罪必须是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实施的诈骗行为。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欺诈的不同: 1、适用的法律不同:合同诈骗罪适用《刑法》,民事合同欺诈适用于《民法》; 2、客观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的客观后果必须达到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程度,而民事合同欺诈没有这一标准; 3、法律责任不同:合同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
非法集资诈骗罪成立的条件有: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3、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
诈骗罪只要构成数额较大的标准,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即可立案侦查。《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审阶段: 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承办该案件律师的知名度和执业经验,在下列幅度内协商收费: ①侦查阶段(含检察院自侦):5000-20000元人民币; ②审查起诉阶段:6000-30000元人民币; ③审判阶段:8000-50000元人民币;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2、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